如果仔細地去看世界各國平均壽命的性別差異的話,你或許能發現一個趨勢 --- 「女人活得比男人久」。在正常型況下,男性的性染色體是「XY」,女性的是「XX」,而女性比男性多活 5 ~10 年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女性的性染色體的第二個「X」。
具體來說所謂的「X」它是 X 染色體與其所包含的 microRNA(或微小股核糖核酸)。正常的情況下男性的性染色體是一個「X」和一個「Y」,而女性則是兩個「X」。 (偶爾會出現 XXY、XYY 性染色體異常的情形。)它們的 microRNA 會告訴我們的基因要做什麼或不做什麼。
Robert G. Lahita 博士解釋這就像是「水仙知道要在春天開花,microRNA 在染色體中負責開花並感知某溫度範圍內的變化,開花的基因開始發揮作用是因為 microRNA 告訴它該這麼做 --- 呦!我們得開花了。」
比利時的研究者們定序出老鼠與人類所有 X 染色體上能找到的 microRNA。他們能夠標定出對我們免疫系統在預防感染與癌症上很重要的 microRNA。許多這些 microRNA 存在於 X 染色體上,這意味著這些基因在女性身上堆疊了。
此新研究發表於 BioEssays 期刊。
研究者 Iris Pinheiro 表示他們這個研究目前還在初步階段。她說:「未來將更進一步探討 X 染色體的 microRNA 是否真的對性別差異產生影響,免疫反應與癌症的發生。不過我對此相當的確信。」
基因決定了我們的命運?
這一切都是 X 造成的嗎?
Pinheiro 說:「我不會很武斷地說全都是因為 X 造成這樣的結果,但作為一個基因學家我會說絕大部分取決於基因。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天,我們一直都是基因組的產物,且在大多的情況下,我們沒辦法逃脫罹患某種疾病的有害突變,即使我們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也很難迴避。我們能夠決定它們的結果或能延遲症狀。也就是說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還是很重要的。我們都希望能延緩這個過程或是不要以罹患疾病告終。」
杜克大學醫學中心(Duke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免疫風濕科主任 David Pisetsky 醫師:「女性確實活比較久,並比男性有較少的機率感染某些疾病。」
一些原因藏在 Y 染色體裡。他提到:「女性有兩個 X,而男性只有一個。」就基因的構造上,男女之間的不同在於女性多了一個備份的 X 染色體。「男性或許是因為這樣才惹上麻煩…他們只有一個 X 染色體,一旦有了缺陷,可沒有備份能用。」
有個理論認為某些位在 X 染色體上的基因可能是沈寂或是不活躍的。由於男性僅有一個 X 染色體的關係,這樣對他們很不利。Pisetsky 說額外的 X 也許能作為另一個有缺陷或是沈寂的 X 染色體的緩衝者。(有些遺傳性疾病的基因位在 X 染色體上,而這些疾病基因常常是隱性的,男性只有一個 X,就算是是隱性的基因,在男性的情況下還是會表現。而在女性身上,只要另外一個 X 是顯性基因就能不讓帶有疾病的基因表現。)
雖然女性可能比較長壽,而且比較不容易罹患一些疾病,但在狼瘡與類風濕關節炎這類自體免疫疾病的罹患風險會比男性高。
Pisetsky 醫師:「有得必有失。」
其他像是荷爾蒙(雌激素與黃體素)與環境因素可能也有影響。
Sabra L. Klein 博士隨此研究寫下的評論提到:「基因的差異是毋庸置疑的,而現在有個進行中的有力證據 --- 有 1 或 2 個 X 染色體會帶來性別的差異,是否容易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甚至是否容易被病毒感染等。」她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Bloomberg School)公衛學院分子微生物與免疫學的助理教授。
Klein 博士:「睪固酮與雌激素,這兩種荷爾蒙能影響人體改變疾病發展的免疫功能。簡單而言,性別的差異就只不過是基因與荷爾蒙的不同所導致。許多差異緊繫於我們的基因,但差異的強度在面臨我們的荷爾蒙環境時也許會面臨挑戰。」
現在依然有相當多的問題。Klein 博士說:「我們能否操控我們的基因表現或荷爾蒙的濃度以逆轉容易患病呢?關於基因表現與荷爾蒙環境的資訊能否被應用來針對男女量身訂製合適的治療髮呢?我們是否必須為了公平而以不同的方式治療男性與女性呢?」
關於本文
- 文章來源:WebMD
- 文章標題:The X Factor: Why Women May Be Healthier Than Men
- 文獻來源:
Robert G. Lahita , MD, PhD, chairman, department of medicine, Newark Beth Israel Medical Center, Newark, N.J.
Michael D. Lockshin, MD, director, Barbara Volcker Center for Women and Rheumatic Diseas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New York City.
David Pisetsky, MD, chief of rheumatology, Duke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Durham, N.C.
Pinheiro, I. Bioessays, 2011.
Klein, S. Bioessays, 2011.
Sabra L. Klein, PhD, assistant professor, molecular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Johns Hopkins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Baltimore. - 整理編譯:Sidne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