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

刷牙讓你遠離心臟病

牙刷
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可能也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
圖片來源:stock.xchng 

 

一項新的研究指出,刷牙不可以讓擁有一口貝齒,更能減少你罹患心臟病的機會。

英格蘭的研究者分分析超過 11,000 名參與蘇格蘭健康調查(Scottish Health Survey)研究人們的研究資料。他們調查這些人的生活習慣,如抽煙、所有的身體活動以及日常口腔衛生的習慣。

病患會被問到多久看一次牙醫,六個月一次、一年或兩年一次、很少去看或是不曾看過。還會問到他們通常如何刷牙,一天兩次、一天一次或是不會每天刷牙。

研究者發現:

  • 62% 的參與者說他們每六個月去看一次牙醫
  • 71% 的人們說他們一天刷兩次牙

在調整如肥胖、抽煙、社會階級與家族病史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之後,研究者們發現那些坦承很少刷牙的人心藏病的風險較常人要多出70%。

口腔衛生不好的人血液中的發炎指標也會跟著陽性的反應,如 fibrinogen and C-reactive protein 這兩種指標。

英國大學 Richard Watt:「我們的調查結果證實了口腔衛生與心血管疾病之間有關聯。此外,從口腔衛生行為不好與血液中的發炎指標有顯著的關係。」

未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認這項發現,看究竟口腔衛生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係是因果或是簡易的指標。研究者說我們不需要為這個研究的結果而感到驚訝,因為科學家已經對牙齒疾病與心血管健康之間可能關聯感到越來越納悶。

Richard :「發炎在動脈粥樣化的發病過程中佔有一席之地,而且低度發炎指標與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有關聯。」

口腔衛生不佳是導致牙周病的主因,牙周病是一種牙齒週邊組織慢性感染的疾病。因此,牙齦發炎看似會增加個體在發炎反應上的負擔,因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口腔感染是很常見的問題,因此醫生應該對口腔的發炎有警覺,視之為發炎增加的徵象,並告訴病患要養成刷牙的習慣,維持良好口腔衛生。

 

關於本文

2010年5月27日 星期四

讓人傻傻分不清的鈣補充品

1056910_51209851_fix_500
牛奶含有豐富的鈣質

 

如果你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鈣補充品感到困惑,那麼這篇專家提供建議的文章或許對你有幫助。

從飲食中你是否攝取足夠的鈣質?
可能不夠吧,尤其如果你是一位女性或是十幾歲的少女。儘管近幾年來美國人已經改善了他們鈣質的攝取,但就維持骨骼健康來看,還是不夠呀。

要多少才夠呢? 這會依年齡的差異而有所所不同。NIH(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的足量鈣質攝取建議是:

  • 14-18 歲的青少年 :每日鈣質建議攝取量是 1,300 毫克
  • 19-50 歲的成年人 :每日鈣質建議攝取量是 1,000 毫克
  • 50歲以上的成年人:每日鈣質建議攝取量是 1,200 毫克

對於大多數的我們來而言,每天從飲食中獲得的鈣質接近 800 毫克。也就是說除非你再從食物或是飲料當中攝取鈣質,否則你很可能有鈣質赤字的情形。這樣的情形久了,就等於是把自己放在接近骨質疏鬆症的道路上。

南卡羅來納州大學風濕與免疫學醫學教授 Marcy B. Bolster:「我們知道骨質密度的巔峰大概是在三十歲左右,因此兒童與青春期攝取足夠的鈣質是非常重要的。三十歲以後,我們的骨質會開始漸漸地流失,而女性會在更年期後加快流失的速度。所以攝取足夠的鈣質來擊退骨質流失是很重要的。」

市面上鈣質補充品非常的多,你應該從哪邊開始呢? 這邊寫的就是你需要知道的。

 

哪種鈣質補充品是你該吃的?

Bolster 說:「我告訴我的病患選他們能忍受的並且比較不貴的產品。」她建議碳酸鈣,因為它不貴、不容易產生不適,而且是個很好的來源。

有些人可能會有胃酸分泌不足的問題,或者可能因為服藥的關係而抑制胃酸的分泌。對他們來說,檸檬酸鈣的補充品可能是較佳的選擇。

至於其他類型的鈣,像是鈣加鎂、珊瑚鈣云云呢? 專家們說那並非必要的,儘管他們強調結合維生素D的鈣能有更多的好處,然而維生素D是必須營養素人體本身就有不錯的吸收能力。

什麼鈣補充劑量最好?

我們人體每一次能吸收的鈣只有500毫克,所以不能想說一大早吃了含有1,000毫克鈣質的補充品就夠一天的需求。取而代之,一天分成二到三份來攝取會是比較好的方式,當然最好是隨餐補充,這樣鈣的吸收會比較好。

你能攝取太多的鈣嗎?

根據 NIH 的資料,對小至一歲的人來說,鈣質的攝取上限是 2,500 毫克。

鈣質補充品鮮少引起血中鈣過多的情形發生。因此吃太多對我們並沒有太大的傷害,但也沒什麼多的好處啦。但有個例外,容易腎結石的人最好避免攝取過多的鈣質。

雖然上面的內容看似攝取過多鈣質可能沒有問題,但實際上每天最好還是不要攝取超過 1,200~1,500 毫克。

 

能不能單從飲食就攝取足夠的鈣質嗎?

答案是可以的,不過需要做點功課才行。

你如何能夠知道自己已經攝取足夠的鈣質呢? 試著追蹤每一週鈣質的攝取。

羅徹斯特大學醫學院 J. Edward Puzas 教授說:「寫下你一週所吃下的東西,並列出這段時間內吃下的食物還有多少鈣質。接著除以七,我趕打賭你的鈣攝取量八成不到 1,000毫克。」

當 Puzas 教授自己進行這項測驗之後,他發現他每天的鈣質攝取量只有約700毫克。

一些飲食中鈣質含量豐富的是優格(230公克含鈣超過400毫克)、脫脂牛奶(每份約含有300毫克的鈣)以及起司(每份含有 275~315 毫克。)

請記住一件實情不管是從鈣質補充品還是含鈣的食物,這兩種攝取方式所得到的實際上來看其實沒有差很多。

「就理想而言,能盡量從飲食中獲得所有需要的營養素包括鈣質,那是最好的了。然而不管是食物裡面的鈣還是補充品裡面的鈣,就本質上來看都是一樣的東西。」

 

寫在後面~

怎麼紀錄比較好?

對一般人來說要怎麼找到食物鈣含量的資料呢? 除了有些食物的營養標示會標之外,就很難去取得,就算千辛萬苦找到了衛生署的台灣地區食品資料庫了,也不知道份量換算該怎麼換比要好。所以呢! 再這邊介紹一個網站「微笑餐盤」,這個網站很單純就是要做個人的飲食紀錄,裡面已經將飲食紀錄最麻煩的份量計算做了轉換,拉拉選選就能完成飲食紀錄,最可愛的是他還會計算結果並做出統計圖表來,很方便的。如果你想要紀錄自己的鈣質攝取狀況,除了找到醫院找營養師,不妨試試這個網站吧。

 

延伸閱讀

 

關於本篇

  • 文章來源:WebMed 
  • 文章標題:Confused About Calcium Supplements?
  • 文獻來源:Marcy B. Bolster, MD, professor of medicine, division of rheumatology and immunology; director, Center for Osteoporosis and Bone Health, Medical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J. Edward Puzas, MD, professor of orthopedics and director of orthopedic research,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Medical Center, Rochester, New York. 
    Forshee, 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 April 2006; vol 25: pp 108-116.
    Office of Dietary Supplement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Dietary Supplement Fact Sheet: Calcium."
  • 整理編譯:Sidney

2010年5月13日 星期四

髒髒的對孩子比較好?

girls
圖片來源:stock.xchng 

 

父母為了孩子好,常會把環境整理得一塵不染的。
研究發現「不乾不淨吃了沒病」或許是有些道理的。

對幼小的兒童來說,觸碰許多生活周遭中父母會覺得噁心的東西是一件很稀鬆平常的事情。我想大多數人都有經驗吧,不到一歲的小朋友總會將隨手拿到的東西往嘴裡面塞。

經過過去一年新流感的驚嚇,健康當局呼籲養成洗手的習慣,而且一講到殺菌洗手乳就像是講到異體黃金似的,家長們很難不去擔心自己的孩子的健康。

感染疾病是本來就會發生的事情,但是有些人則是太過於主張我們應該保護小孩,避免他們接觸微生物。

到底我們的環境要多乾淨才能讓我們的小孩真正健康呢?
以下內容是專家學者提供的說法。

衛生假說(Hygiene Hypothesis)

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讓幼兒暴露在有微生物的環境中,這或許能提供他們對疾病有更好的抵抗力,例如過敏與氣喘的發生。

這樣的想法稱之為「衛生假說(Hygiene hypothesis)」,該假說認為限制個體年幼時暴露在寄生蟲、細菌與病毒的機會,將讓孩子在未來有更大的機會罹患過敏、氣喘與其他免疫疾病。

事實上,有哥哥姊姊、生長在農家或是很早就送到日托的孩子罹患過敏的比例似乎比較低。

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人類生物學研究實驗室的 Thom McDade 博士提到,就如同嬰兒的腦部需要刺激、輸入與互動來正常發育,初期的免疫系統也必須藉由每天暴露在充滿微生物的環境下茁壯,學習、適應與自我調適。

到底是哪個微生物是可能的原因目前還不確定,但新的研究提供了研究的線索

近來 McDade 博士的研究團隊發現暴露在較多動物糞便的小孩,在兩歲以前有較多腹瀉的情形發生,然而當他們成年之後身體發炎的發生率會減少許多。

發炎與許多成年人慢性疾病有關,如心臟病、糖尿病與阿茲海默症等。

McDade 博士說:「我們正推展這個概念,免疫系統確實與過敏、自體免疫疾病與氣喘有關聯,思考其在發炎與其他退化性疾病上所扮演的角色。」

清除微生物:是健康促進還是糟糕的主意?

大多數的微生物潛伏在我們的環境當中,它們和平共處地存活在我們的身體上。紐約大學 的內科教授 Martin Blaser 醫師說這些微生物已經跟我們共存好幾千年了。

過去半個世紀以來人類的行為已經改變了許多,許多微生物正(例如存活在腸道中的細菌)在消失當中。

Blaser 醫師說:「這些細菌完成重要的生理功能,但由於現代化的生活,它們要不是發生變化,要不就是正在消失當中。這些微生物消失的後果有好也有壞。」

當我們為了保護嬰兒免於疾病而過度給環境殺菌時,我們可能反而剝奪了他們建立強壯免疫系統的機會。

此外,過度進行衛生清潔可能阻止孩子暴露於天然微生物的環境,而這些微生物對他們的健康有益,而過度使用抗生素也會威脅我們的健康。

還有,也有超過的一面,甚至有些衛生假說的支持者會說髒泥巴裡面的微生物對你的身體健康有益。

Blaser 醫師說:「這是個相當有意思的主意,不過就我的立場來看,那些微生物對我們來說可能不太合適。那些存在爛泥的微生物已經適應骯髒,它們並不適應人類的身體環境。」

所以呢? 父母該怎麼做

就如生命中大多數的事情,讓您的孩子健康取決於如何找到平衡。

Blaser 醫師非常建議父母與醫師在面對所有情況的發燒時,必須慎重地考慮是否使用抗生素。過度使用抗生素在弱化免疫系統對抗感染的能力中有著相當大的影響。

當讓你孩子的環境保持無菌時,McDade 博士說:「我希望看到對這樣的常識有所改變。你不需要過度清洗或是消毒每樣東西。」

保持房子周圍的清潔,但請記住比起讓孩子在待有細菌的地方,使用粗造的化學用品殺菌對孩子健康的傷害可能更大。所以嘍,下次當你看到你的還在學走路的小孩撿起他剛剛掉在地上的食物,接著吃掉的時候,請深呼一下然後不當一回事地走開。

 

延伸閱讀

  1. 科學月刊: 小時骯髒,大不過敏?
  2. 衛生假說(Hygiene hypothesis  wikipedia

 

關於本文

  • 文章來源:WebMed 
  • 文章標題:Is Dirt Good for Kids?
  • By Lisa Zamosky / Reviewed by Laura J. Martin, MD
  • 文獻來源:
    Thom McDade, PhD,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director, Laboratory for Human Biology Research,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McDade, T. The Royal Society, 2010; vol 277: pp 1129-1137.
    Martin Blaser, MD, professor of internal medicine, New York University.
    Reviewed on May 07, 2010
  • 整理編譯: Sidney

2010年5月5日 星期三

纖維與消化問題

燕麥 
燕麥是可溶性纖維的良好來源
圖片來源:stock.xchng

 

腹瀉? 傳統的作法告訴我們多吃高纖食物可改善。

便秘?專家建議飲食改變為高纖飲食。

這是對的,即便這兩種情況看起來是相互矛盾的,但同樣的治療能夠適用腹瀉與便秘。

明尼蘇達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教授 Joanne L. Slavin 博士:「一部分的解答是纖維有助使運送時間或是食物通過消化道的速率正常。」

 

纖維調節消化

當食物以非常緩慢的速度通過大腸就會發生便秘的問題,通常是因為糞便太硬了而使其難以通過大腸。食用富含纖維的食物有助在大腸裡的內容物更快速地移動。纖維也能溶於水,軟化糞便讓它們更容易通過。

當未消化的食物快速移動時會有腹瀉的情形發生,在腸道吸取水分之前就快速通過,這讓食物變得鬆散。纖維具有吸附水分的能力使糞便變得較硬。此外藉由延緩運送時間,纖維讓大腸有更多的機會吸收額外的水分。纖維也可與不能消化的食物結合一起,有助增加大腸內容物的體積。

纖維與消化的專家 Slavin 博士說:「在所有的消化與吸收的過程後剩下來的東西是形成正常糞便所必須的。」

 

纖維的種類:不可溶性與可溶性

纖維大多是存在於植物中不可被消化的碳水化合物。進來的研究揭露有許多型態的纖維,每一種纖維都對營養與健康有獨特的效果。當中可能為兩種重要的類別,「可溶性」與「不可溶性」纖維。

可溶性纖維能部份溶於水,產生類似膠體的物質,這能幫助降低膽固醇。可溶性纖維的來源包含有燕麥、大麥、黑麥、乾豆、柳橙與蘋果。

不可溶性纖維在消化系統中能夠完整的通過腸道。而這樣的特性使得不可溶性纖維特別有助於預防或是消除便秘。不可溶性纖維還能在不增加食物熱量的情況下增加餐的份量,藉由這樣的方式來幫助減重。不可溶性纖維的來源包含有小麥、糙米、芹菜、胡蘿蔔、堅果與種子。

食物能同時含有可溶與不可溶性纖維

纖維也被歸類為。研究證實穀類纖維對消化有很大的幫助,而在提供動脈疾病、第二型糖尿病與代謝症候群上的保護也有相當的作用。

Slavin 博士:「一般來說穀類纖維的纖維含量比其他的水果與蔬菜要來得高,而這或許可以用來解釋它們在調查研究中為何這麼地引人注目。」

 

某些來源的纖維可能特別有助於治療特定的問題。舉例還說,如果你的目標是降低血中的膽固醇,那麼 Slavin 博士建議你能多攝取燕麥、大麥與豆類等富含有可溶性纖維的食物。在我們腸道中住著許多微生物,當中有些是益菌,它們能幫助我們消化食物,若是想要增加好菌數目的話,她建議你儘量選擇小麥、洋蔥與菊苣等食物。

在我們開始煩惱該選什麼纖維之前,大多數的我們都能選好任何形式的纖維。研究調查顯示美國人的平均纖維攝取量僅達建議攝取量的一半。專家們同意持續消化道消化的最佳方法就是增加各種類型纖維的攝取。吃著多樣化的飲食,包含有全穀類、水果、蔬菜、堅果類、種子與豆科植物是最好的選擇。

 

關於本文

  • 文章來源:WebMed 
  • 文章標題:Fiber and Digestion Problems
  • By Peter Jaret / Reviewed by Louise Chang, MD
  • 文獻來源:
    Joanne L. Slavin, PhD, RD, professor of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Grabitske, H.,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vol 49: pp 327-360.
    Grabitske, H.,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 October 2008; pp 1677-1681.
    Grabitske, H., Nutrition Today, September/October 2008; pp 193-197.
    Jones, J., Phys Sportsmed, December 2008; vol 36(1): pp 18-33.
    Reviewed on March 08, 2010
  • 整理編譯:Sid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