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6日 星期二

[轉載]「內臟脂肪症侯群」取代「生活習慣病」的意義(上)

作者/張壽昌


Post by TY

日本厚生勞働省(相當於台灣的衛生署)2006年春發佈將昭和60年代(1985年)引用迄今的「生活習慣病」用詞修正為「內臟脂肪症侯群」(Metabolic Syndrome)。此項政策的修改意味著20多年來政府大力宣導勿過量飲食和多運動的行政措施宣告失靈。



日本政府當年(昭和40年)將「成人病」的用詞改為「生活習慣病」,無非是戰後個人生活型態的轉變,飲食過量、營養不均、缺乏適當運動等因素,造成罹患各種生活習慣病,諸如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癌症等患者逐年增加,為了使國民深切體會「生活習慣病」的用詞直接與日常生活習慣不規律化所帶來諸多疾病的事實及控制政府醫療費用的平衡起見而修正的。

近年來糖尿病患者的增加及病患對於健康保險的適用,樂於投藥治療,對於改善生活習慣病的配合措施全然沒有認知感。寄望在政策上利用「生活習慣病」用詞作為抑制醫療費預算必死無疑。此外,科技的進步,利用食品的機能性開發一些具有科學證據的機能性食品來預防疾病、維護國民健康益友誼必要性,如「特定保健用食品」的認可(相當衛生署的「健康食品」的認證)制度的推行。

厚生勞働省在充分掌握當今社會的病態下,把肥胖列為糖尿病發症的因子,明確指出肥胖屬內臟脂肪症侯群的一種,讓社會大眾更能一目了然的體會內臟脂肪囤積是造成各種疾病的要因而授予修正,作為今後控制過重和肥胖人口的急增及改善血糖控制者失衡的二件迅速成長威脅國民健康與生活品質的施政方針。


肥胖已成為本世紀最重要的公共議題之一



世界衛生組(WTO)早已宣告肥胖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公共衛生及醫療問題,並將肥胖視為一種疾病。

英國BBC網站引述英國官方(審計部)的研究總結指出:肥胖會讓人平均壽命減少9年,因此呼籲全英國應該採取所有可能的方法對抗肥胖的危害。

美國醫學界2002年指出,造成肥胖的罪魁禍首就是「碳水化合物」,如麵包、麵食等澱粉類製品和米飯等食物。幾乎所有的肥胖者都患有碳水化合物上癮症。因此,減重者一旦在早餐就攝食碳水化合物,減重就不易成功。

美國洛克斐勒大學教授 Fredman 博士發表造成肥胖的因素大都由後天環境所造成,但仍有一定程度和一個名為「廋體素」(Leptin)基因及其腦下視丘接受器(Leptin recetors)的失靈有關。廋體素基因在人體扮演的角色,就是「增加新陳代謝、減少食慾感」,因此一旦廋體素基因出現缺陷,究會發胖。


肥胖的問題不僅發生在成年人身上,愈來愈多兒童也為肥胖問題所苦。不只英、美等已開發國家,包括亞洲日本、台灣在內的國家也都面臨肥胖的挑戰,估計過去20年間肥胖人口成長3倍,且未來仍有增加的趨勢。肥胖所帶來的問題不僅影響體型走樣,更重要的是對身體帶來諸多疾病的傷害,和醫療健保開支的浪費。因此,肥胖已成為本世紀最重要的公共議題之一。

2004年5月曾在瑞士日內瓦 WHO 總部著開如何防止肥胖引起的生活息病之「膳食、運動、健康」關聯的世界戰略會議中,要求各會員國今後訴求「減重」(Diet)目的之宣導活動,務必列入「美容」、「維持、增進健康」的觀念,而美容的目的上則加入「抗增齡」、「抗老化」的概念,作為全方位指導民眾維護健康的基磐。


...待續


(本文作者為前衛生署科長暨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兼任副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