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1日 星期五

Wii 對增加熱量消耗的作用有限

 

研究發現玩 Wii 雖然能增加小孩的活動量,
但還不足以取代其他的體能活動。

 

想買 Wii 嗎?

請別指望玩著 Wii Sports 能讓你消耗許多熱量。(註:2007年12月1日在日本上市的 Wii Fit 不在此研究範圍內。Wii Fit 日本官方網站

新研究顯示孩子在玩 Wii(Wii Spots)比玩 Xbox 360(坐著玩的遊戲) 的時候,每小時多燃燒了 60 kcal。

然而,英國利物浦 RISES(The Research Institute for Sport & Exercise Sciences)專家們說真正的運動能燃燒更多的體脂肪。也就是說研究人員指出許多孩子缺乏活動,而 Wii 至少能讓他們動起來。

不過他們認為孩子還們還需要更多的活動量,比他們從一個電玩遊戲中獲得的還要多,即便只是一個活動也好。

Gareth Stratton 博士與同事們寫到:「玩Wii Sports 所消耗的熱量並未達到兒童一日的建議運動需求。」

 

Wii Sports 的研究

Stratton 的研究團隊以 11位 13-15 歲的青少年為對象,他們在學校從事曲棍球、排球、足球或橄欖球等運動。而這些青少年們也玩坐著玩的電玩。

每位青少年花15分鐘 Xbox 360 的 世界街頭賽車3(Project Gotham Racing 3 )。休息一會後,他們玩 Wii Sports 的 Wii bowling、Wii tennis 與 Wii boxing,每項運動玩15分鐘。

當他們玩的時候,青少年們會穿戴一種能測量他們活動度的裝置。不過該裝置並不能擷取青少年手臂的活動情形,這可能導致在估算熱量消耗時產生誤差。

儘管如此,Stratton 的研究團隊還是做出結論,玩Wii消耗的熱量只會比一般坐著玩的電玩遊戲多消耗個2%。

 

 

 

延伸閱讀

 

關於本文

2007年12月20日 星期四

適度運動能減少失智症的罹患風險

走路、爬樓梯或是其他的身體活動可能有助於年長者避免罹患失智症。

 

適度身體活動(像是走路與爬樓梯)可能有助預防 65 歲以上的人們罹患失智症。

義大利地研究這在線上版的 Neurology 發表了此消息。該研究用四年的時間研究了749 位 65歲以上的義大利人。

當研究開始的時候,參與者沒有失智或是輕度認知障礙的情形。他們紀錄他們每週的身體活動情形,內容包含每天走過給條街與每天爬了多少階梯。

在研究結束的時候,86 位參與者已經被診斷罹患失智症。其中 57 位罹患阿茲海默症,27 位罹患血管型失智症(vascular dementia),此類型的失智症與腦中血管問題有關。

比起活動度最低的人們,大部分有活動的人比較不容易發展成血管型失智症。

研究人員,Giovanni Ravaglia 醫學博士與同僚寫到:「在這邊值得一提的,就降低血管型失智症的風險而論,簡單容易執行的適度活動就能提供與其他活動度更高的活動相同的益處。」

Ravaglia 與同僚們按照醫療、社會與基因等失智症危險因子調整研究資料。然而此研究並未考慮每一能影響一個人發展成失智症的可能性。

身體活動並不能減少發展成阿茲海默症的機率,不過研究人員提醒不能就此做出身體活動不能預防阿茲海默症的結論。

 

 

關於本文

  • 新聞來源:WebMed
  • 新聞標題:Moderate Exercise May Cut Dementia Risk
  • 文獻來源:Ravaglia, G. Neurology, Dec. 19, 2007; advance online edition. WebMD Medical Reference from Healthwise: "Dementia: Topic Overview."
  • 整理編譯:Sidney

2007年12月19日 星期三

不會忘記他人的臉孔? 與演化有關

記住臉孔的能力可能是演化來的
圖片來源:stock.xchng

 

新的研究顯示你的基因可能影響你記住臉孔與地點的能力。

此研究有兩個重要的發現:

  1. 比起記住物體與虛構的單字,人們比較擅長記住臉孔與地點。
  2. 人們回想起臉孔與地點的技巧可能受他的基因影響。

 

這些結果是來自於同卵雙胞胎(擁有一樣的基因)與異卵雙胞胎(基因不同)的研究。

研究讓每對雙胞胎看一系列顯示在電腦螢幕上的臉孔、地點(房子)、物體與可發音卻沒有意思的單字(像是 "banrat")。如果雙胞胎們看到同樣的圖片再次出現於螢幕上時,他們會按下電腦按鍵。同時,還會使用功能性磁振造影 (fMRI,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掃描他們的腦部。

測驗期間的腦部掃描資料顯示,當雙胞胎們回想臉部與地點時,同卵雙胞胎的腦部活動參數比異卵雙包胎來得更為相似,不過在物體與虛構的單字方面就沒有這樣的情形。

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 Thad Polk 博士的研究團隊在Neuroscience 期刊上提出 「演化可能已經將辨識臉孔與地點的能力刻劃在我們的基因上。」

 

 

關於本文

  • 新聞來源:WebMed
  • 新聞標題:Never Forget a Face? Thank Your Genes
  • 文獻來源:Polk, T.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Dec. 19, 2007; vol 27: pp 13921-13925. News releas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 整理編譯:Sidney